親職教育與天才迷思, 電影「為琴痴狂」觀後感


電影「為琴痴狂」若以音樂電影分類,藝術價值似乎不高,歸類於教育或許更加合適。片中批判社會填鴨教育、親子關係、家族間的比較,以及當今競爭的音樂學習環境……等,警世意味濃厚,值得深省。
片中將古典樂的大殿堂描述得像是傳統父權封建制度,可見男人承襲一切血統及才能,女人的價值則在於繁育家族純血優勢人種,僅為優良基因之載體。
延續的慾望通常是父權作祟,斷送未來的不甘來自母權;強烈偏執的瘋狂母親(女主角)完全具有此兩種特質;女主角生於音樂世家,在音樂世界中汲汲營營仍是仰之彌高,始終無法達成音樂家父親的期待,便將所有的期待寄望在自己的下一代,以栽培出一個新秀兒子來重新證明自己的價值。
身為鋼琴家的女主角生產後,從醫師手上接過孩子並非親暱的親吻擁抱,而是先確認手指是否健全,層層關卡後孩子卻被宣告天生失聰,女主角的痛苦接近崩潰﹐「我因為結婚生子斷送了自己的音樂路,孩子卻無法延續我的音樂生涯?!」,女主角為此不惜換嬰,得到聽力正常的孩子加以栽培,強行繼續她的音樂家養成計劃。
然而天賦及才能是能夠被培養訓練的嗎?
導演從頭到尾都沒有給出明確證據與答案,僅透過聽跟看的考驗,挑戰觀者是否能分辨出所謂「天分」。這不只是一個偏執母親培養鋼琴神童的過程,更是一個關於辨識的故事;藉由曖昧的模糊點出核心-「如果大家都認不出來,那為什麼還要遵循並侷限於所謂天才的想像及學習體系?」
片中縱使和父母長得並不相像的孩子勤奮練習,女主角始終沒有能力判斷「換來孩子」是否真正具鋼琴天賦;她需要透過別人的反應認同與否,來評估孩子的琴藝與天賦,進而肯定自己所付出的努力,十分諷刺。看似音樂世家的高標準眼界鑑定,實則空泛。
孩子長大後,為了音樂面試,母親刻意要小孩背誦喜愛的音樂家及作曲家,甚至強調要慢慢地唸出來,才能顯示自然不做作;每個細節都顯示母親戰戰兢兢地準備一切,讓人思考,這到底是孩子的面試,還是父母的考試? 連孩子的校外教學,也都被母親抓回來練琴,只因為「旅遊以後都有,而考試只有一天」,這是孩子的人生,還是父母親的人生呢?
教育孩子的過程中,父母是否經常將自己的觀念想法作為框架,套在孩子身上如同枷鎖,孩子則淪為父母自我實現、成就目標的工具?
而鋼琴面試時,母親向評審表示孩子尚未有完整的作曲成品而拒絕即席演奏,不過孩子毫不怯場自然的發揮起來,也得到評審的正面回應。這已經警告著填鴨式教育剝奪孩子能夠發展創意的空間。
然而不僅是片中所述之家庭,當前社會的教育觀念及家長仍多有血統傳承之思想,不乏將孩子視為個人附屬品,望其延續個人意志,將成就孩子視為成就自己的家長。但父母再怎麼掌控孩子,最後小孩仍然是會長大脫離父母,擁有自己的人生。

Facebook留言

則留言